-
李红莲:你不认得字,但字认得你 (评论)
艺术家王嘉堃转向对近代流行歌曲、独立音乐和现代文学下手,将喜欢的词与文化为笔下线条,在行狂草篆书体中变奏游走,把玩笔墨五色空间线条,似画而非画,是书更胜书。
-
只缘身在此山中 (李红莲言论)
这首既写景又蕴含哲理的山水诗,彭庆勤以严谨有度的篆隶行草书写拼贴,却又加上看似颠三倒四跳脱传统的行文布局。似画而非画的背后,可以感受书法家也有不受束缚,创意好玩的一面。
-
心性的光芒 读谢忝宋先生水墨画有感 (作者:田黎明)
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田黎明教授:忝宋先生传承创造了崭新的南洋画风,呈现了他深邃的华夏人文思想和明朗淳朴的人文境界。先生水墨艺术若一泓清澈溪流,所经之处,无不闪烁着时光的芬芳,映印着自然之大美。
-
衣若芬:秋斋藏画南洋风
欣喜适逢《联合早报》百年庆(合并两报,《南洋商报》创办于1923年;《星洲日报》创办于1929年)的“狮城美术,百年光华”特展,秋斋慷慨借展,加上《联合早报》珍藏品中的21件书画,总共呈现了80位艺术家的160件作品
-
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不像中国画?(好文章分享)
中国绘画入门必修:中国国画,起源古,象形字,奠基础;文与画,在当初,无歧异,本一途。
-
一撇一点勾勒意境 袁忠义水墨画 变幻无穷
钻研水墨画多年的画家袁忠义,在水墨画变幻无穷的艺术技艺中,凭借毛笔的一撇一点带出的意境,走过数十年的创作历程。星洲日报《大柔佛》社区报本期的《今日面谱》,要从居銮艺术协会会长袁忠义的故事中,探索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的各种得失和故事。
-
安焕然.书法的艺术与创新 (言论篇)
返回雪隆,次日,又带中国博士生参访“南洋风”书画刻展。见着好多朋友。而中国博土生来到其中一幅参展的草书作品,也是我以前在南院的学生,目前在中国顶尖的中国美术学院(其前身为浙江美术学院)读博的温子安的作品前…
-
性欲 (作者:牛忠)(摘自星洲日报言论)
2019年冠病病毒来袭,草堂门也因此三四年没办年度展,这次重新出发,可敬可贺。没有了草堂门,我担心水墨画很快就在这片土地销声匿迹。
-
中国书法最美的216个字 建议收藏
全部来自王羲之、米芾、赵孟俯等名作 它们或笔法精湛 或结字险绝,或俊逸 或秀美
-
南洋水墨-谈谈:符号与空间的结构 (谢忝宋博士)
草堂门金石书画会会长谢忝宋博士分享的符号与空间的构成